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免责声明

一、服务说明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及律师志愿者(以下简称“协会及律师”)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旨在为有需求者(以下简称“咨询者”)提供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咨询意见此公益服务不收取费用,基于协会及律师的专业知识与可用资源进行,不构成正式的法律意见或法律代理。

二、风险告知

1、咨询者应充分知晓并理解,本服务是基于咨询者的说明或提供资料所进行的,协会及律师假定该说明及资料是真实的前提下做出的咨询意见,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务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本公益法律服务由协会及律师提供,咨询者知悉并理解本免责声明的全部内容。咨询者自愿承担因依据本服务提供的信息或建议、意见行事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责任和后果。

3.协会及律师将秉持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尽力提供法律服务,但受限于公益服务的性质、资源及法律规定等因素。

、免责条款

1、对于因咨询者自身故意隐瞒、虚构歪曲事实,或未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案件相关信息而导致的不利法律后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

2、由于法律存在解释的空间、地区差异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等特性,对于因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的修订、司法解释的变更、地方规范性文件的特殊性等原因造成的咨询结果不准确或不适用于咨询者的特定情况,协会及其律师不承担责任。

3、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若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政策的突然改变、网络故障等)致使协会及律师无法正常提供咨询服务或服务结果受到影响,协会及律师不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4、协会及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意见仅基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若之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协会及律师对于因该重大变化或变更而产生的法律问题不承担责任。

5、协会及律师提供的公益服务仅为初步法律咨询意见,不构成正式代理,咨询者对咨询意见的采纳及后续采取的行动完全由其自行决定。若咨询者依据咨询意见行事而产生的任何不利结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咨询者未遵循完整的法律程序或未充分考虑自身特殊情况时。

6、协会及律师对因咨询者自身误解、错误应用所提供的法律、政策信息或咨询意见而导致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人身伤害、法律纠纷等)不承担责任。

7、在任何情况下,若咨询者的损失或损害是由于第三方(如其他法律机构、政府部门、个人等)的行为、不作为或干预所导致,协会及律师不承担任何责任。

、条款的解释

本免责声明的解释权属于本协会所有。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潍坊理工学院: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模式

时间:2024年11月29日 来源:潍坊理工学院 浏览:7495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校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高校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载体。潍坊理工学院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治理体系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相融合,通过党建引领、学生中心、共建共享等路径发挥书院社区育人功能,让学生工作焕发新活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赋权—坚持“党建引领”,织密建强组织体系

      党的领导是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前提,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潍坊理工学院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法宝,以建设党团引领育人阵地赋权书院社区,织密建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体系,加强基层书院社区治理能力。    

       一是通过设立社区党组织体系实现党建引领。学校依托14个书院成立14个书院社区党(总)支部,为书院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将党建与书院育人工作深度结合。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实行“党支部+社区”思政育人模式,实现学生思政教育、党团员教育、管理与发展在书院社区,打通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开发第二课堂课程,将红色教育嵌入社区育人工作全链条,增强书院社区育人的政治底色。

       三是纵深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设立书院社区团委,以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为出发点,引导团学力量下沉书院社区,着力解决团学工作和学生需求“两张皮”的现象。

       聚能—坚持“共建共享”,凝聚育人合力

       共建共享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格局。潍坊理工学院坚持多元主体发力、多部门协同,将校内外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汇聚到学生书院社区,增强书院社区的育人合力,推动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

       一是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书院社区。党政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联系书院社区、青年教师和学生,通过联席会议、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生活状态及发展需求,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二是育人导师入驻社区。学校150余名育人导师(辅导员)24小时进驻书院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场域开展书院社区思政,全员覆盖,全时保障,夯实社区育人基础。

      三是学业导师常态化陪伴。学校选派320余名学业导师进驻书院社区给予学生思想品德、专业涯规划、学业指导、科研与实践活动、职业规划与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引导和指导,为学生提供全学程的学习指导。

       归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回归育人本位 

      潍坊理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突出文化熏陶和自我教育,聚焦学生诉求,办好学生“关键小事”。 

       一是打造学生自治阵地。学校把增强学生主体地位为书院社区建设导向,扩大学生自治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学生社区自治委,统筹负责书院日常事务及社区的日常工作,激励学生发挥共建书院社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二是线上线下联合发力。线上借助大数据技术,建设“信息化”书院一站式育人阵地,通过数字赋能,建设线上育人系统,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实行“靶向关怀”;线下落实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建设“书院社区-楼宇-楼层-宿舍”网格化队伍,以朋辈视角了解并反馈书院社区的真实情况和学生需求,推动学生问题的解决。

       三是搭建“书院社区+心育”平台。建设书院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深化“心理中心—书院/学院—宿舍/班级”双通道三层次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让心理育人工作发生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着力提升社区心理育人实效。

      潍坊理工学院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相融合,实现了党团引领“赋权”,共建共享“聚能”,以生为本“归位”,着力构建积极向上、和谐宜居的高校学生社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区育人生态。



责任编辑:郭宝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