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免责声明

一、服务说明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及律师志愿者(以下简称“协会及律师”)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旨在为有需求者(以下简称“咨询者”)提供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咨询意见此公益服务不收取费用,基于协会及律师的专业知识与可用资源进行,不构成正式的法律意见或法律代理。

二、风险告知

1、咨询者应充分知晓并理解,本服务是基于咨询者的说明或提供资料所进行的,协会及律师假定该说明及资料是真实的前提下做出的咨询意见,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务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本公益法律服务由协会及律师提供,咨询者知悉并理解本免责声明的全部内容。咨询者自愿承担因依据本服务提供的信息或建议、意见行事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责任和后果。

3.协会及律师将秉持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尽力提供法律服务,但受限于公益服务的性质、资源及法律规定等因素。

、免责条款

1、对于因咨询者自身故意隐瞒、虚构歪曲事实,或未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案件相关信息而导致的不利法律后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

2、由于法律存在解释的空间、地区差异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等特性,对于因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的修订、司法解释的变更、地方规范性文件的特殊性等原因造成的咨询结果不准确或不适用于咨询者的特定情况,协会及其律师不承担责任。

3、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若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政策的突然改变、网络故障等)致使协会及律师无法正常提供咨询服务或服务结果受到影响,协会及律师不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4、协会及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意见仅基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若之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协会及律师对于因该重大变化或变更而产生的法律问题不承担责任。

5、协会及律师提供的公益服务仅为初步法律咨询意见,不构成正式代理,咨询者对咨询意见的采纳及后续采取的行动完全由其自行决定。若咨询者依据咨询意见行事而产生的任何不利结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咨询者未遵循完整的法律程序或未充分考虑自身特殊情况时。

6、协会及律师对因咨询者自身误解、错误应用所提供的法律、政策信息或咨询意见而导致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人身伤害、法律纠纷等)不承担责任。

7、在任何情况下,若咨询者的损失或损害是由于第三方(如其他法律机构、政府部门、个人等)的行为、不作为或干预所导致,协会及律师不承担任何责任。

、条款的解释

本免责声明的解释权属于本协会所有。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以“三聚焦”深化“大思政课”建设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来源: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浏览:9878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以“三聚焦”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课堂”与“系统”,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双融双促,积极探索职业本科人才育人新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突出党的领导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通过党建创新与思政教育互融互促,推进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与机制建设,学校作为唯一民办院校入选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承建单位,与省内14所民办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协同创新活动;承办广东省民办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练兵赛,推动广东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共同体建设,共绘思政育人的“同心圆”;联合嘉兴南湖学院承办2024年广东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班,通过理论教学与实地研学,探索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持续强化“党建+”模式,通过“思政第一课”“微党课”“青马工程”,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1732585593496429.jpg

       开展思政研学,共绘思政育人的“同心圆”

       聚焦教学改革,建好大思政育人“课堂”

       学校持续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厚植课程思政育人的生长土壤。构建了以思政课程为核心、课程思政为辐射的课程体系,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依托“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展“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通过项目化运作及政团学企的协同育人,推动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该项目先后在省内外30多所高校推广使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师生深入企业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育,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前往广东省钢铁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乳源基地韶关精一钢业有限公司锻炼实践,挖掘属地红色工业文化资源,开展思政“大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企业、社区和乡村,完成9个调研咨询报告,出版专著3本,指导学生完成了14个创新项目,并为广州多个社区以及乡村开展理论宣讲40多场,听众达10000多人,对外开展思政课业务培训1500多人次;学校还组织编写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材和案例集,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1732585647786728.jpg

挖掘属地红色工业文化资源,开展思政“大课堂”

        聚焦多元协同,搭建大思政育人“系统”

       学校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课程、实践、文化、网络“四位一体”思政育人格局。将党建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营造浓厚思政氛围;在图书馆设置“红色读书角”“流动图书角”阅读空间,提供沉浸式、交互式体验的学习平台;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思政课”“课程思政”“红色讲坛”等云端课堂,积极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课”,拓宽网络育人渠道;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走进校园开展讲座,通过与家庭、社会紧密合作,形成育人合力;探索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新模式,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完善学生劳动教育体系,依托“大思政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多元协同的大思政育人系统下,学校多维度、立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搭建从线下到线上,从纵向到横向的“大思政课”育人系统,擦亮“大思政”育人“底色”。

1732585689541922.jpg

持续强化“党建+”模式,“思政课堂”搬进企业


责任编辑:郭宝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