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免责声明

一、服务说明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及律师志愿者(以下简称“协会及律师”)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旨在为有需求者(以下简称“咨询者”)提供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咨询意见此公益服务不收取费用,基于协会及律师的专业知识与可用资源进行,不构成正式的法律意见或法律代理。

二、风险告知

1、咨询者应充分知晓并理解,本服务是基于咨询者的说明或提供资料所进行的,协会及律师假定该说明及资料是真实的前提下做出的咨询意见,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务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本公益法律服务由协会及律师提供,咨询者知悉并理解本免责声明的全部内容。咨询者自愿承担因依据本服务提供的信息或建议、意见行事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责任和后果。

3.协会及律师将秉持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尽力提供法律服务,但受限于公益服务的性质、资源及法律规定等因素。

、免责条款

1、对于因咨询者自身故意隐瞒、虚构歪曲事实,或未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案件相关信息而导致的不利法律后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

2、由于法律存在解释的空间、地区差异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等特性,对于因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的修订、司法解释的变更、地方规范性文件的特殊性等原因造成的咨询结果不准确或不适用于咨询者的特定情况,协会及其律师不承担责任。

3、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若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政策的突然改变、网络故障等)致使协会及律师无法正常提供咨询服务或服务结果受到影响,协会及律师不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4、协会及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意见仅基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若之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协会及律师对于因该重大变化或变更而产生的法律问题不承担责任。

5、协会及律师提供的公益服务仅为初步法律咨询意见,不构成正式代理,咨询者对咨询意见的采纳及后续采取的行动完全由其自行决定。若咨询者依据咨询意见行事而产生的任何不利结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咨询者未遵循完整的法律程序或未充分考虑自身特殊情况时。

6、协会及律师对因咨询者自身误解、错误应用所提供的法律、政策信息或咨询意见而导致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人身伤害、法律纠纷等)不承担责任。

7、在任何情况下,若咨询者的损失或损害是由于第三方(如其他法律机构、政府部门、个人等)的行为、不作为或干预所导致,协会及律师不承担任何责任。

、条款的解释

本免责声明的解释权属于本协会所有。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教育部推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时间:2023年06月12日 来源:教育部 浏览:13257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共有5750门课程获认定,其中包括1095门线上一流课程,47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80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76门线下一流课程,307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这是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以来推出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目前国家级一流课程数量已经过万。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标准,推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在提高课程质量、推动课堂革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与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相比,第二批课程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覆盖范围更广,5750门一流课程来自于804所本科高校,实现了所有省份全覆盖,不仅有“双一流”高校课程,也有大量地方高校的特色课程,教师参与面进一步扩大,“打造金课”成为广大高校和教师的共同行动。二是课程结构更优,更加注重课程对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适教性,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结构、区域结构和类型结构,5750门课程不仅覆盖了全部学科门类,而且覆盖了所有专业类。三是课堂改革更深入,反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大力推动先进教育理念、数字化优质资源和创新性教学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开放共享,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认定数量,进一步鼓励线下课程有效运用智慧教室等新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改革,加快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形成。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启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示范带动更多高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堂革命由外在推力转为内生动力,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原文:


1686556753390638.png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有关课程平台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3号)的有关要求,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教育局、部属高等学校申报推荐,并经专家评议与公示,认定5750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09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7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800门,线下课程2076门,社会实践课程307门。现予以公布。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高等学校要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全面、准确进课程和进课堂工作,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本科课程建设中,紧密结合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四新”建设,推动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深化本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注重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的推广,推进一流本科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取得更大成效。积极推动更多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上线开放共享,与有关课程平台单位共同做好在线课程教学服务,切实推进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更新完善,提升课程资源和共享服务质量,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提供支持。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中支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共享,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有关高校也应制定相应支持政策和措施。

  教育部将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自公布之日起5年内,未能按照各类课程要求开放共享或持续建设的课程,将取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资格。

  附件: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教育部

2023年5月30日






责任编辑:闫佳裕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